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雨水淹世新 舍我地下汙水池暴漲

【記者陳芊穎/世新報導】今日(七日)下午十三時下起大雨,導致世新舍我樓一樓淹水,地下一樓也因無法立即排水,導致污水池及油槽滿出,地上皆為油污及殘渣。警衛表示,目前校方正在處理中。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學餐賣剉冰疑慮多 表決未通過

【記者潘渝霈/世新報導】今日(6/2)中午召開一○三學年度第二學期餐廳衛生委員會,提案討論學餐的滷味攤在五月至十月的期間是否可改賣剉冰類的冰品,其餘時間仍販賣滷味。學生餐廳陳姓負責人表示,夏日天氣炎熱,滷味販賣數量從數量最高的每日約七百份降至每日一百份,生意受到影響,賣不完的食材也要丟棄,造成浪費。並同時保證自己有多年販賣冰品、飲料的經驗。觀光學副教授朱于祺認為,學餐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固然好,但是否能全面顧及各類食品的衛生安全仍有疑慮。而與會委員最後投票結果以6票反對 、五票贊成否決了學餐賣冰的提案。


學餐賣冰的提案因食安上的疑慮,以一票之差遭否決。
圖文/潘渝霈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口傳畢展音樂會 原住民「文藝復興」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第五屆畢展「吾話不談」的「聽你‧聽我」原住民音樂會,在今(27)晚間七點盛大登場!活動邀請了多個族群的原住民青年們,用他們渾厚嘹亮的嗓音唱出母語歌曲,也訴說那段對「回家」的恐懼與感動。整場活動充滿歡笑與溫馨,在熱情原住民表演者的帶領下,滿場的觀眾一起跳起原住民舞蹈,為這場溫馨歡樂的音樂會畫下完美句點。

 活動共邀請了泰雅、卑南、排灣、太魯閣的表演者,在表演每首歌曲前分享他們選歌背後的故事,「尋根」這個具找尋自我認同意涵的詞彙,是每個表演者的共通點。如來自卑南族的表演者Shan hay,為感謝Mumu(祖母)對他的養育,以及懷念與Mumu相處的時光,他自創了「來嘛!Mumu」這首歌曲。Shan hay進一步表示,這首曲子是為了訴說他與奶奶的故事,小時候因為自己調皮搗蛋, Mumu總為他擔心,呵護備至的待他,從不吝嗇付出一個mumu的愛與關懷。但一直以來對族語不熟悉的他,總無法和mumu有更進一步的溝通,直到現在,他終於對族語有越來越多的認識,但Mumu卻已年邁,除了守在電機前,已不再像以往和孫子們互動了。他感嘆自己對族語的認識太晚,想用歌紀念這段往事,盼這首歌能喚起Mumu往日的回憶,期望Mumu可以願意將視線從電視的盒子中移出,像從前一樣地陪伴著孫子。

 現場除了能聽見有別於主流音樂的原住民族特色歌曲外,也讓喜愛聽故事的朋友一飽「耳」福,透過真人真事,與原住民真實生活更加接近。在夜晚輕風微醺下,滿場的觀眾於露天的八風舞台席地而坐,在輕柔的音樂下,身心靈也靠得更近。策展方表示,會有這樣的安排,來自跨文化溝通的想法,如現場除漢人、原住民、客家等族群,還有遠從法國而來的朋友,不但與大家一起席地而坐,在活動結束前,更與原民朋友一起熱情跳舞。活動中泰雅族表演者簡淑英也提到,原住民孩子總被當成弱勢,她很後悔沒有跟小孩講方言只講國語,直到小孩自己成立原住民社,積極追尋文化與學習原住民語時,她才意識到,孩子們對於「回家」的熱情,以及傳承傳統文化的渴望,她勉勵孩子們繼續努力,不要因為困難而停止認識自己的文化,更要幫助這個文化在台灣社會中,和諧地傳承。

 主辦單位也發給在場每位觀眾一人一張精緻的明信片,讓大家寫下聽完這場音樂會後所獲得的啟發和感動,主辦單位也於活動結束前,將在場每一位觀眾的明信片回收,並於活動結束後,將不同與會者的明信片隨機寄出,讓觀眾們能藉由收到不同與會者所寫的明信片,與同樣與會卻彼此不認識的參與者交流想法,進一步讓「跨文化溝通」這顆小小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萌芽。在場的觀眾劉同學及寫到聽到原住民尋根的路,以及那段與Mumu的故事,讓她深受感到,由起想起奶奶自小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更有同感,希望以後也能為原住民的文化,再盡一份心力。


此充滿文化交流意涵的音樂會,為口語傳播學系大四學生畢業展覽的一環,由葉蓉慧老師帶領學生共同籌辦,結合過往四年所學知識;透過實際的操作,將理論親身實踐。本次音樂會題材聚焦於原住民文化的分享,此一構想主要來自課程「傳播與文化」與「跨文化溝通」的運用,由課堂知識引領、田野實際操作,使學生體認到不同族裔間彼此尊重的重要性。而音樂會形式的發想,主要來自「演講學」、「人際溝通」與「非語言溝通」等有關溝通技巧的課程,除了知識傳授,課堂中充滿個人風格的實作演練,也讓同學個個具有創意思考的能力。本次活動,即是藉由知識與不同生命經驗的激盪,創造出為台灣與原住民族而唱的「聽你聽我」音樂會。口語傳播學系夏春祥教授,在致詞時也提到,此次活動將故事與音樂結合,更運用所學,將議題擴展到對原住民族群的關心,十足展現出本系的特色,他也期望這樣深入社區的活動能夠延續,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向力量。